媒体聚焦
【媒体报道·海报新闻】林晓燕: 坚守方寸间,“精准”领航疾病诊疗
日前,大众网·海报新闻策划《学科带头人》视频访谈栏目,用镜头与文字对话医学大咖,见证学科发展。本期做客《学科带头人》视频访谈的嘉宾是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山东省立医院)病理科带头人、科主任林晓燕。
很多人对于病理科的认识是模糊的,甚至会与检验科混淆。而在医学上,病理诊断被认为是疾病诊断的“金标准”,病理医生也被称为临床医生的“高参”。作为大型综合医院必不可少的科室之一,病理诊断的权威性决定了它在所有诊断手段中的核心作用。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山东省立医院)病理科始建于1957年,经过近七十年的积淀和发展,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大型病理诊断机构,是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山东省医师协会临床病理科医师分会挂靠单位。科室年外检病例达100000余例,年会诊量4000余例,病理诊断和病理技术水平在省内名列前茅。
专家名片
林晓燕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省立医院病理科主任。
教育部科技管理信息系统专家库专家,国家研究生教育评估专家库专家,齐鲁卫生与健康领军人才,第四届省医工匠,山东省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病理学分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肺癌多学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精准医学分会委员,山东省抗癌协会病理学分会胸肺学组副组长。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发表SCI论文30余篇,主编著作2部,发明专利4项。
细分专业,“金标准”精益求精
标本取材、石蜡制片、疾病诊断……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临床诊断越来越需要精准可靠的病理报告,而不是通过主观经验做判断。临床医生需要根据病理报告来决定治疗方法、估计预后以及解释临床症状。因此,我国呼吸科专家钟南山院士曾称:“病理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医院医疗质量的标志。”
“病理诊断是具有高级别循证依据的诊断,也称为疾病诊断的‘金标准’,尤其在确定肿瘤良恶性方面具有权威性,精准的病理诊断是患者治疗的前提和保障。”省立医院病理科主任林晓燕表示,病理科同时也是桥梁学科,连接着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
作为一个医院发展不可或缺的科室之一,省立医院病理科始建于1957年,其发展史也由此铺陈开来。“经过近七十年的积淀和发展,病理科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大型病理诊断机构,是山东省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山东省病理医师协会挂靠单位。科室是国家卫健委(原卫生部)批准的第一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和远程会诊中心试点单位。”访谈中,林晓燕介绍道,科室人员结构合理,力量雄厚,现有工作人员63名,其中主任医师7人,副主任医师13人,主治医师4人。其中,博士学历27人,硕士学历7人。现有规培带教老师14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8人,山东省齐鲁卫生领军人才1人,均具有丰富的病理诊断经验和教学经验。
值得一提的是,省立医院病理科学科建设立足于高起点、高标准和高水平,在人才建设、科研教学、临床技术等方面,大胆探索、勇于创新,走出了一条科学发展的新路子。“2013年为适应医学发展的趋势和精准诊疗的需要,病理科开始转向亚专科病理建设。”林晓燕表示,目前,科室设置呼吸、消化、妇科、淋巴瘤、神经、头颈、肾病、骨与软组织等10余个病理亚专科,已成为省内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大型病理诊断中心。科室年外检病例达10万余例,年会诊量4000余例,病理诊断和病理技术水平在省内名列前茅。“即使是复杂疑难外送会诊的病例,我科仍凭借过硬的技术赢得了国内权威病理专家相同诊断结果的确认。”林晓燕说道。
此外,在完成临床病理诊断工作之余,省立医院病理科人员还承担着多项科学研究工作,承担了国家自然基金15项,省级课题40余项,发表文章200余篇,申请专利10项。
方寸之间,彰显大医精诚
在医院,病理科几乎不与患者直接接触,却被称为“医生的医生”“生命的法官”,他们透过显微镜从一张张切片中感叹生死挣扎、喜怒哀乐,他们深知每个病理诊断都可能成为患者生命的转折点或分水岭。
病理诊断也被称为诊断的“金标准”,那么其“含金量”到底有多重呢?“出现了哪一种病变,是炎症还是肿瘤?肿瘤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是早期还是中晚期?病理诊断报告所提供的信息是对疾病的最终诊断,直接影响着临床医师对疾病治疗方案的选择与制定以及预后的判断。”林晓燕神情坚定地说,在理论上,病理学的诊断允许1%的误诊率,但是1%的误诊对患者个体而言就是100%的伤害,这样的后果是难以接受的。
“我们签下的不仅仅是我的名字,更多的是一位病理医生的责任。”正因如此,为给患者提供更加精准的病理诊断,多年来,省立医院病理科着眼病理标本规范化取材和显微镜下精准诊断,以此为重点不断在相关技术领域进行探索,在实际工作中积累了较多实用的技术,为临床病理诊断提供了更可靠的技术支撑。
“省立医院病理科现在常规开展HE染色、免疫组化、特殊染色、分子检测等项目,这些均为病理科最常用的诊疗技术。”访谈中,林晓燕具体介绍说,快蜡技术对于急性病例、手术病例以及需要快速确诊的病例尤为重要,有助于早期干预和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肺癌基因检测对于肺癌患者的精准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率;PD-L1检测是预测免疫治疗疗效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免疫治疗患者的个体化治疗具有重要意义;FISH技术可用于检测异常基因,如乳腺癌中的HER2基因扩增,对于乳腺癌患者的精准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率;科室还开展了其他分子检测技术,如肺癌、结肠癌EGFR、ALK、KRAS等基因突变等检测项目,为这些肿瘤提供重要参考。
此外,病理科还开展了人工智能辅助病理诊断项目。这些项目的开展不仅提高了科室对于疑难病例的诊断水平,而且为疾病的临床精准治疗和患者获益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并且紧跟国内外肿瘤诊疗发展的新进展,满足治疗需求。
长期以来,“谈癌色变”是人们对于肿瘤持有的一贯态度。目前,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部分肿瘤已不是不可战胜的疾病。作为临床诊断的“排头兵”,省立医院病理科在肿瘤诊疗方面也不断进行着科学研究和探索,并在各种实体肿瘤的预后模型判断、肿瘤免疫微环境与肿瘤免疫治疗的关系、肿瘤耐药相关研究,以及人工智能诊断对肿瘤预后判断的模型建立和研究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下一步,病理科仍将继续致力于肿瘤发生发展机制的深入研究。”林晓燕表示。
持续探索,引领区域学科发展
正如前文所述,精确的病理诊断对于患者疾病诊断及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空间地域、病理学发展不平衡等多种因素影响,许多患者很难获得精准高效的病理诊断。
多年来,省立医院病理科在远程会诊方面进行了有效探索,并被认证为肿瘤病理省级远程会诊中心试点。“我科室肿瘤病理省级远程会诊中心成立于2015年,年会诊量1000余例。远程会诊为患者提供了及时、准确的病理诊断结果,免除了患者长途奔波之苦。同时,远程会诊也提高了基层医生的病理诊断水平,降低了误诊率。”林晓燕介绍道,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智慧病理将成为科室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建设数字化病理信息系统和人工智能诊断系统,实现病理诊断、教学、科研和管理的全面数字化。接下来,科室将推进科室信息化建设,持续开展远程会诊,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
病理医生精确诊断能力,源于日复一日在堆积如山的病理切片中“摸爬滚打”所练就的“火眼金睛”。在这载玻片的方寸之间,考验的是病理医生的智慧;方寸之外,则是病理医生深厚扎实的阅片功底和永不懈怠的学习劲头。对于提高基层医院病理科理论水平和诊断水平,省立医院病理科也进行了有益探索。据悉,在医师规范化培训方面,省立医院病理科是国家卫生计生委批准的第一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规培结业考试合格率一直维持在100%。通过为期3年的系统培训,规培医师可以掌握病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方法,为基层医院培养大量病理人才,近年来,顺利在省立医院病理科完成规培结业人数40余人;在“慢病健康管理—癌症筛查与早诊”项目培训班上,省立医院病理科每年开展两届“慢病健康管理—癌症筛查与早诊”项目培训班,提高基层医生的癌症筛查和早诊能力;省立医院病理科每年承办一次山东省医师协会病理科医师分会学术年会,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授课,交流前沿的病理诊断知识、分享诊断经验,帮助提高基层医院的病理科理论水平和诊断水平。
谈及未来,林晓燕踌躇满志,“省立医院病理科将不断提高学科知名度和学科排名,打造国内一流的病理诊断专家团队,建立国内知名的医教研全面发展的病理诊断中心。”